[1]吴建忠.黑龙江省玉米施肥存在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11):143-145.[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18.11.0143]
 WU Jian-zhong.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Maize Fertiliz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11):143-145.[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18.11.0143]
点击复制

黑龙江省玉米施肥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韩逸华.黑龙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7(9):125.[2]王娜.东北三省春玉米种植区土壤碳氮磷钾的变化及其平衡特征[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3]赵文磊.寒地黑土肥力的变化及土壤酶对肥力的指示作用研究初探[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4]景晓彤.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驱动因子及对策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6.[5]纪德智.不同氮肥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与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6]展晓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黑土有效磷与磷盈亏响应关系差异的机理[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7]辛刚,颜丽.不同开垦年限黑土有机质变化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2,33(5): 332-335.[8]刘丽.黑龙江省黑土有机碳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9]矫丽娜,李志洪,殷程程,等.高量秸秆不同深度还田对黑土有机质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5,52(3): 665-672.[10]刘占军.东北春玉米氮磷增效施肥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11]周宝库.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肥力变化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12]黄琴.作物秸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24(3): 277-279.[13]张中美.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9.[14]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45(5): 915-924.[15]张福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览[M].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42.[16]黄鸿翔.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进展情况[J].中国土壤与肥料,1990(1): 7.[17]宁鹏.玉米根系生长及氮对吐丝后碳同化物养分累积与分配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18]翟丙年,李生秀.不同水分状况下施氮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4): 473.[19]孙义祥,袁嫚嫚,郭熙盛.玉米专用肥配方设计与效果验证[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117-121.[20]李玉梅.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白浆土耕层微量元素变化趋势[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6):22-24.[21]杜瑞敏,王燕,彭贤辉,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应用研究[C]河南省化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22]张世贤.我国有机肥料的资源、利用、问题和对策[J].磷肥与复肥,2001,16(1): 8-11.[23]周栎.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的推广——以生物有机肥的生产为例[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4):21.[24]李立平,张佳宝,朱安宁,等.土壤养分有效性测定及其方法[J].土壤通报,2004,35(1):84-90.[25]李焕春,段玉,妥德宝,等.饲料玉米的吸肥规律及其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S3): 9-13.[26]刘国伟.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27]王亮,秦玉波,于阁杰,等.新型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东北农业科学,2008,33(4): 38-42.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05-28

基金项目:黑龙江半湿润区春玉米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资助项目(2018YFD0300102);“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独联体-中东欧国家农业科技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资助项目(2016AE6AE001)。作者简介:吴建忠(1983-),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及基因组研究。E-mail:wujianzhong176@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