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林键.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问题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4):141-144.[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18.04.0141]
 PAN Lin-jian.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04):141-144.[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18.04.0141]
点击复制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佘时飞.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J].科技经济市场,2009(8):38-39.
[2]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魏金义.要素禀赋变化、技术进步偏向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5]于金福.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6]虎陈霞,傅伯杰,陈利顶.可持续农业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2):11-14.
[7]朱婧,孙新章,刘学敏.中国绿色经济战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7-12.
[8]巩前文,严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5(9):63-67.
[9]罗莲.试论邓小平农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体制改革,1999(2):118-120.
[10]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0.
[11]熊黑钢,李新萍.新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度变化与可持续发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4):476-480.
[12]李宁飞.浅谈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J].南方农机,2017,48(13):78.
[13]王心,珈铭.试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J].生态经济,2008(1):86-88.
[14]薛艳霞.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6):12-13.
[15]曹海龙.关于我国发展集约化农业的探究[J].现代交际,2017(10):68.
[16]罗富民,段豫川.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制约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9-63.
[17]李金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农业经济问题,1998(9):53-55.
[18]孙玲.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理论与改革,1998(3):24-25.
[19]陈铁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经济问题探索,1998(2):27-29.
[20]毋俊芝,安建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农业经济问题,2009(5):20-22.
[21]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
[22]潘丹.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149-154.
[23]刘芙,韩越,黎莉.辽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与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12(4):20-21.
[24]潘丹.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25]朱玉龙.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
[26]赵忠升.“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的权益与能力[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59-66.
[27]贾俊民,葛文光.关于三农概念与三农问题提法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13(5):86-94.
[28]吴清华,周晓时,冯中朝.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95-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5(3):29-37.
[29]吴清华,冯中朝,余凌.基础设施的农业生产效应:文献综述[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4):393-399.
[30]吴雪莲,张俊飚,丰军辉.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与农业经济增长[J].科技管理研究,2016(17):79-86.
[31]杜江,刘渝.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还是对外贸易?[J].南开经济研究,2010(3)73-89.
[32]刘宁.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4(4):23-32.
[33]李腾飞.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业绩效的影响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34]邓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9):193-196.
[35]王红,王鄂湘.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6):119-124.
[36]洪名勇,施国庆.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1949-2004年贵州省的实证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1):38-60.
[37]李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5.
[38]苏发金.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1(4):111-115.
[39]姚旭兵,罗光强,宁瑞芳.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区域效应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3):60-68.
[40]张宇青,周应恒,易中懿.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50-56.
[41]张乐,黄斌全,曹静.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J].农业技术经济,2016(4):71-83.
[42]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8):122-130.
[43]何红光,宋林,李光勤.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J].经济学家,2017(7):87-97.
[44]胡愈,陈晓春.农民增收的资源条件与收益空间探究——来自湘南国家示范区三市的数据及案例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0):49-54.
[45]李普亮,李琴.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率性评价[J].经济与管理,2011(1):70-76.
[46]林江鹏,樊小璞.我国财政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以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土地治理项目为例[J].经济学家,2009(8):31-36.
[47]李永发,焦勇.中部六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11):126-130.
[48]池翔.我国区域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福州:福州大学,2014.
[49]桂文龙,苏治国,胡新岗.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6(22):4-6.
[50]黄祖辉,傅琳琳,李海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历史回顾、问题实质与改革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5.
[51]刘秀兰.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37-142.
[52]韩艳旗,韩非,王红玲.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基础与综合发展能力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6):97-102.
[53]蓝海涛,王为农,涂圣伟.新常态下突破农民收入中低增长困境的新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17(11):128-138.
[54]魏后凯.新常态下中国城乡一体化格局及推进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6(1):2-1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何宏泽,张仁陟,陈英.基于普通逻辑原理的土地政策评价概念的界定[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02):94.
 HE Hong-ze,ZHANG Ren-zhi,CHEN Ying.Definition of Land Policy Evaluation Concept Based on the Ordinary Logic[J].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04):94.
[2]解锡祥.高寒地区节能日光温室增效新模式[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04):81.[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07.04.0081]
 [J].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7,(04):81.[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07.04.0081]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01-10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省级SRT研究资助项目(201710307014X)。作者简介:潘林键(1997-),男,在读学士,从事农业经济研究。E-mail:137724112@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