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 俊,阎淑琴.热带种质在北方早熟春玉米改良中的利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03):3-7.[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06.03.0003]
 SU Jun,YAN Shu-qin.Utiliazation of Tropic Germplasm in North Early -Matured Spring Maize Improvement[J].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6,(03):3-7.[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06.03.0003]
点击复制

热带种质在北方早熟春玉米改良中的利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哈洛威, A R,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室.玉米轮回选择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9.125-135.

[ 2]周洪生.21 世纪我国玉米遗传育种及玉米生产的发展战略[ J] .玉米科学, 1996 , 4(4):1-5.
[ 3]陈彦惠.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 33(2):202-206.
[ 4]刘纪麟.玉米育种学[ 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1.
[ 5]曾三省.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4):1-9.
[ 6]王懿波, 王振华, 陆利行, 等.中国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优模式研究[ J].玉米科学, 1998 , 6(1):1-9.
[ 7]刘治先, 张发军, 孟昭东, 等.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研究进展[ J].山东农业科学, 2000 ,(4):49-51.
[ 8]郭海鳌, 王玉杰, 刘家云, 等.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J].玉米科学, 1995 , 3(2):9-11.
[ 9]刘永建, 张莉萍, 潘光堂, 等.CIMM YT 玉米种质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光周期敏感性[ J]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 12(3):30-40.
[ 10]胡学安, 吴凤兰, 魏良明, 等.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9 , 19(3):4-9.
[ 11]潘兴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 M] .新疆: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3.166-168.
[ 12]王河成, 段运平, 石红卫.热带亚热带种质不同导入量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J].玉米科学, 1995 ,(3):9-11.
[ 13]李新海, 李明顺, 袁力行, 等.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和利用[ J].中国农业科学, 2000 , 33(增刊):20-26.
[ 14]吴景锋.导入热带种质小群体选系的配合力研究[ J] .作物学报, 1991 , 17(6):424-42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杨金兰.利用热带材料改良温带玉米种质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04):121.[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08.04.0121]
 YANG Jin-lan.Temperate Germplasm Improvement by Utilization of Tropical Materials[J].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8,(03):121.[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08.04.0121]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06 -02 -09 

基金项目:国家863 计划项目(2001AA241051);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B01B102 、GB04B103) 
第一作者简介:苏俊(1956 -), 男, 黑龙江省鸡东县人, 研究员, 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Tel:0451 -86665731 ;E -mai l:s ujun336 @126 .com 。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