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月学,孙光祖,陈义纯.应用Giemsa C-显带技术鉴定小麦辐射远杂突变体[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8,(06):3-7.[doi:10.11942/j.issn1002-2767.1988.06.0003]
[J].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1988,(06):3-7.[doi:10.11942/j.issn1002-2767.1988.06.0003]
点击复制
[J].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1988,(06):3-7.[doi:10.11942/j.issn1002-2767.1988.06.0003]
应用Giemsa C-显带技术鉴定小麦辐射远杂突变体
《黑龙江农业科学》[ISSN:1002-2767/CN:23-1204/S]
卷:
期数:
1988年06
页码:
3-7
栏目:
出版日期:
1988-11-10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通过Giemsa C—带技术证实了突变体龙辐83-10877是7 AL/7 RL的纯合易位系。同时初步明确了有疑问染色体,为突变体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植物染色体Giemsa分带技术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外兴起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我国从1978年以来不少单位开展了这项研究,但是,最初多是在一些染色体数目少而染色体较大的作物上如黑麦、蚕豆等重复国外的实验。八十年代以后在应用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方法也有所改进。最初的C-带技术在黑麦上显带明显,而在小麦上不显带。1986年Endo报道了利用C-带技术能鉴定普通小麦的全部21对染色体,使C-带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由于黑麦的端粒异染色质成份比小麦高的多,所以黑麦比小麦更具有优先显带优势,而小麦和黑麦的每一条染色体所显带的位置不同,故可根据标准带型加以区分。染色体的易位有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变两大途径。通过辐射处理远缘杂交后代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创造出许多在染色体结构上发生变异的优良株系。黑麦属对增加六倍体栽培小麦遗传变异和种质具有很大潜力。自从1956年soars报道了通过创造染色体易位,将外源染色体片断导入普通小麦以来,育种工作者相继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创造了一大批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易位系和代换系等,有的直接用于生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1980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辐射处理远缘杂交材料选育出了一批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品系,龙辐麦四号(6R/6B易位系):已命名推广,有两份材料已进入省区域试验,还有十余份材料正在进行异地鉴定。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些材料的变异性质和遗传本质,使它们在品种改良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从1986年以来,结合辐射遗传育种,开展了Giemsa显带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Vosa. O.G et.a1.1972,Nature New Bjol, 237. 191-192:
[2] Gill J.J.B,et.al,1973,Sta,in Techn,48, 2 51-2 53
[3]谷明光,1981.遗传学报8(2),175-179,玉米染色体.Giemsa显带
[4]姚珍.1979.遗传学报。6(2),233-23484麦染色体 Gjemsa分带法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12-19